中央台天气预报背景音乐渔舟唱晚_中央台天气预报背景
1.中央台天气预报背景音乐是什么?
2.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背景音乐叫啥名字?
严格地说,这首曲子是二十余年来中央电视台16点档全国天气预报背景音乐。关于这首曲子的情况是这样的,当年这首曲子是由上海颇有名气的电子琴演奏家浦琪璋通过对“潜海姑娘”和“渔舟唱晚”两首曲子的改编下而产生的。她原来是上海乐团的独奏演员,是从“小荧星”艺术团毕业的,在艺术上颇有成就。这首曲子完成后,浦琪璋便退出乐界。但此曲却因为被中国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收为背景音乐而受到了全国轻音乐迷的广泛喜爱。
下载地址:
://mms.blog.xuite.net/99/9c/12694968/blog_36910/dv/3415957/3415957.mp3
://202.103.247.28/yinyuevod/民族音乐/高山流水/yuzhou_dianzi.mp3
中央台天气预报背景音乐是什么?
2006年,气象主持人裴新华手里拿着“黑匣子”亮相 作为央视收视率最高的节目,《天气预报》自1980年诞生以来,已经陪伴无数观众度过了近30年的时光。虽然天天见面,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天气预报》这个节目是如何操作的?主持人是如何工作的?都显得非常神秘。日前,由《天气预报》栏目多位主持人撰写的《咱们的天气预报》一书正式出版,披露了这档知名节目背后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指示杆”加“黑匣子” 主持人手中有神秘玩具 很多观众都不知道,《天气预报》的背景只是一面蓝墙,什么都没有。早期,主持人拿在手里指点江山的,是一根简单的“指示杆”。 1993年3月4日,《天气预报》中出现了一根简陋的棍,就是一个小纸筒外面缠上胶布。没过几个月,一位来自台湾地区的热心观众看不下去了,主动定制了一根寄给了节目组。据说这根棍儿相当专业:杆是乳白色的,红色的头,红色的手柄,用着特别顺手。这根棍子在节目中值了8年的班,成为《天气预报》历史上出现频率最高的东西了。 到2001年6月12日,因为节目要与国际接轨,国外的天气预报一般都使用手势讲解,用指示杆有点像在学校授课的感觉。于是它被勒令退出了历史舞台。这样,棍子改为了用手指,用各种手势来指点地图上的天气信息。主持人杨丹回忆说,当时指示的手势简直是千姿百态,兰花指、二指禅,还有五指山……在前进中探索手势变化。 到2006年,在“指示杆”之后,又有一件“新玩具”亮相《天气预报》,被观众戏称为“黑匣子”。每次主持人在讲解的时候,手里面都拿了一个类似遥控器的东西。这玩意可是个新型武器,实际上就是个遥控器,比一般的电视遥控器小一些,可以根据主持人的手指移动,在背景上画出各种符号。
满意请纳
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背景音乐叫啥名字?
《渔舟唱晚》
《渔舟唱晚》是娄树华以古曲《归去来》为素材发展而成,又说是金灼南根据山东传统筝曲《双板》等改编而成。标题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现在广为流传娄本前半部分与金本相同,后半部分为娄本所独有的曲子。
扩展资料:
渔舟唱晚是古筝四级曲目,是比较初级的,比较短小的筝曲之一,也被录为考级教材,其比较注重节奏与音色,左手伴奏部分大都在低音区,要掌握好距离使其声音浑厚悠长,颤音是本曲特色,要掌握好其声色韵味,
力度要渐渐放轻,弹到重音时注意身体前倾,轻音时要将腰重新伸直,滑音时注意抬头面向听众。
歌曲:《渔舟唱晚》
十三亿人最熟悉的音乐,二十年不变的背景音乐,这就是央视天气预报背景音乐——《渔舟唱晚》,它也许是全世界所有电视栏目中播放时间最长的背景音乐。
电子合成版《渔舟唱晚》(即天气预报背景音乐),是当年在上海颇有名气的电子琴演奏家浦琪璋根据同名民族乐曲改编演奏的。她原来是上海乐团的独奏演员,是从“小荧星”艺术团毕业的,在艺术上颇有成就,曾与上海轻音乐乐团合作过许多脍炙人口的曲子,如:《幸福的傣乡》等等。音乐界的屠巴海经常与她合作。 这首曲子完成后,浦琪璋便退出乐界。但此曲却因为被黄金档节目央视的《天气预报》用为背景音乐而受到了广大中国人民的喜爱。当年浦琪璋用“雅马哈”三排键盘的音乐会电子琴改编演奏这首曲子时,也没有想到此曲会成为黄金时段节目的黄金背景音乐,更想不到它会影响到那么多国人。
从年到现在,还保存着这个磁带的人是非常了不起的,估计全国没有几个了,是贴吧几位喜爱音乐的网友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找到卡带做成CD和mp3的,并且反复的修改去杂,音像市场已经基本找不到了。
下载地址:://94ge.net/Soft/lxyyxz/gzgq/200510/120.html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