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南未来七天内是否有台风登陆

2.8月台风利奇马造成上海暴雨区台风红色预警

台风快报_台风快报下载1.15.5

是凤凰卫视节?目表 06-03 星期三 中午 晚间 01:30 金龙鱼凤凰剧场:黑道奶爸(2) 02:10 非凡人物论成功(630) 02:15 有报天天读(02/06/09) 02:40 大风暴(598) 03:20 完全时尚手册:康宝电器我的家(380) 03:40 东风康明斯凤凰冲击播:芙蓉王特约冷暖人生(332) 04:25 音乐中国风(358) 04:35 维维健康新概念(109) 04:40 红牛凤凰全球连线(02/06/09) 05:05 红云红河时事开讲(02/06/09) 05:30 英才的全盛时代(11)(R) 06:00 东风汽车凤凰观天下:解码陈文茜(22) 06:35 锵锵三人行(2862) 07:00 白沙凤凰早班车(3/6/09) 08:00 白沙凤凰早班车(3/6/09)(RP) 09:00 潍柴动力凤凰大视野 09:35 今日财经焦点(03/06/09)(AM) 09:40 红牛凤凰全球连线(02/06/09) 10:00 全球通凤凰快报 10:02 红牛凤凰全球连线 10:05 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1121) 10:55 红云红河时事开讲(02/06/09) 11:00 全球通凤凰快报 11:02 红云红河时事开讲 11:20 维维健康新概念(110) 11:25 东风汽车凤凰观天下:解码陈文茜(22) 12:00 地球宣言(612) 12:05 锵锵三人行(2862) 12:30 凤凰午间特快(3/6/09) 12:55 凤凰气象站 13:00 有报天天读(03/06/09) 13:25 中国电信天翼特约之腾飞中国-建国60年纪事(109) 13:30 大风暴(598) 14:00 全球通凤凰快报 14:02 走向2010(87) 14:05 音乐中国风(358) 14:15 金龙鱼凤凰剧场:黑道奶爸(2) 15:00 全球通凤凰快报 15:02 金龙鱼凤凰剧场 15:10 娇子名言启示录(605) 15:15 东风康明斯凤凰冲击播:芙蓉王特约冷暖人生(332) 15:55 完全时尚手册:康宝电器我的家(380) 16:00 全球通凤凰快报 16:02 完全时尚手册:康宝电器我的家 16:15 非凡人物论成功(630) 16:20 潍柴动力凤凰大视野 17:00 全球通凤凰快报 17:02 地球宣言(612) 17:05 陕西法门寺开卷八分钟(611) 17:15 音乐中国风(359) 17:25 有报天天读(03/06/09) 17:50 维维健康新概念(110) 17:55 大风暴(599) 18:00 全球通凤凰快报 18:02 大风暴 18:30 金龙鱼凤凰剧场:黑道奶爸(3) 18:55 好日子时事快报 晚间节目 19:00 金龙鱼凤凰剧场:黑道奶爸(3) 19:20 东风汽车凤凰观天下:震海听风录(23) 19:55 陕汽重卡中国名片(111) 20:00 全球通凤凰快报 20:02 潍柴动力凤凰大视野 20:30 中国电信天翼特约之腾飞中国-建国60年纪事(110) 20:35 完全时尚手册:数码港(126) 20:55 娇子名言启示录(606) 21:00 时事直通车(3/6/09) 21:43 凤凰气象站 21:47 地球宣言(613) 21:50 东风康明斯凤凰冲击播:帝豪特约之军情观察室(281) 22:30 红牛凤凰全球连线(03/06/09) 23:00 全球通凤凰快报 23:02 红云红河时事开讲(03/06/09) 23:25 今日财经焦点(03/06/09)(PM) 23:30 非凡人物论成功(631) 23:35 锵锵三人行(2863) 23:55 走向2010(88)

麻烦纳,谢谢!

海南未来七天内是否有台风登陆

国家处置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做好城市地铁事故灾难的防范与处置工作,保证及时、有序、高效、妥善地处置城市地铁事故灾难,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支持和保障经济发展。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和《国家突发公共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地铁(包括轻轨)发生的特别重大事故灾难,致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地铁的正常运营受到严重威胁,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

(1)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0人以上生命安全,或者100人以上中毒(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

(2)需要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

(3)超出省级人民应急处置能力;

(4)跨省级行政区、跨领域(行业和部门);

(5)院认为需要院或建设部响应。

1.4 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科学决策

发挥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损失放在首位。运用先进技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2)统一指挥、分级负责

在院的统一领导下,由建设部牵头负责,省(区、市)人民和院其他有关部门、军队、武警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和权限,负责有关地铁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特别重大、重大事故灾难的应急处置工作。

(3)属地为主、分工协作

地铁事故灾难应急处置实行属地负责制,城市人民是处置事故灾难的主体,要承担处置的首要责任。院各有关部门、军队、武警、省(区、市)人民要主动配合、密切协作、整合、信息共享、形成合力,保证事故灾难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快速有效处置。

(4)应急处置与日常建设相结合、有效应对

院各有关部门、军队、武警和省(区、市)人民,尤其是地铁所在地城市人民,对事故灾难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调动全社会力量,建立应对事故灾难的有效机制,做到常备不懈。应急机制建设和准备要坚持应急处置与日常建设相结合,降低运行成本。

2 组织机构与职责

2.1 国家应急机构

院或院授权建设部设立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联络组和专家组。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建设部质量安全司,具体负责全国地铁事故灾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联络组由各成员单位指派的人员组成。领导小组专家组由地铁、公安、消防、安全生产、卫生防疫、防化等方面的专家组成。

2.2 省级、市级地铁事故灾难应急机构

省级、市级地铁事故灾难应急机构应比照国家地铁事故灾难应急机构的组成、职责,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确定。

2.3 城市地铁企业事故灾难应急机构

城市地铁企业应建立由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有关部门参加的地铁事故灾难应急机构。

3 预警预防机制

3.1 监测机构

城市人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地铁的运行监测、预警工作,建立城市地铁监测体系和运行机制;对检测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对城市地铁运行状况进行收集、汇总分析并做出报告,每半年向国家和省级地铁应急机构做出书面报告。

3.2 监测网络

由省级、市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城市地铁企业组成监测网络,省级、市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设立城市地铁监察员对城市地铁进行检查监督。

3.3 监测内容

城市地铁的规章制度、强制性标准、设施设备及安全运营管理。

4 应急响应

4.1 分级响应

Ⅰ级响应行动(响应标准见l.3)由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当领导小组进入Ⅰ级响应行动时,事发地各级应当按照相应的预案全力以赴组织救援,并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救援工作进展情况。

Ⅱ级以下应急响应行动的组织实施,由省级人民决定。城市人民可根据事故灾难的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及时报请上一级应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实施救援。

4.1.1 领导小组的响应

建设部在接到特别重大事故灾难报告2小时内,决定是否启动Ⅰ级响应。

Ⅰ级响应时,领导小组启动并实施本预案。及时将事故灾难的基本情况、事态发展和救援进展情况报告院并抄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开通与院有关部门、军队、武警等有关方面的通信联系;开通与事故灾难发生地的省级应急机构、事发地城市应急机构、现场应急机构、相关专业应急机构的通信联系,随时掌握事态进展情况;派出有关人员和专家赶赴现场,参加、指导应急工作;需要其他部门应急力量支援时,向院提出请求。

Ⅱ级以下响应时,及时开通与事故灾难发生地的省级应急机构、事发地城市应急机构的通信联系,随时掌握事态进展情况;根据有关部门和专家的建议,为地方应急指挥救援工作提供协调和技术支持;必要时,派出有关人员和专家赶赴现场,参加、指导应急工作。

4.1.2 院有关部门、军队、武警的响应

Ⅰ级响应时,院有关部门、军队、武警按照预案规定的职责参与应急工作,启动并实施本部门相关的应急预案。

4.2 不同事故灾难的应急响应措施

4.2.1 火灾应急响应措施

(1)城市地铁企业要制定完善的消防预案,针对不同车站、列车运行的不同状态以及消防重点部位制定具体的火灾应急响应预案;

(2)贯彻“救人第一,救人与灭火同步进行”的原则,积极施救;

(3)处置火灾应坚持快速反应的原则,做到反应快、报告快、处置快,把握起火初期的关键时间,把损失控制在最低程度;

(4)火灾发生后,工作人员应立即向“119”、“110”报告。同时组织做好乘客的疏散、救护工作,积极开展灭火自救工作;

(5)地铁企业事故灾难应急机构及市级地铁事故灾难应急机构,接到火灾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启动相应应急预案。

4.2.2 地震应急响应措施

(1)地震灾害紧急处理的原则:

a.实行高度集中,统一指挥。各单位、各部门要听从事发地省、直辖市人民指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b.抓住主要矛盾,先救人、后救物,先抢救通信、供电等要害部位,后抢救一般设施。

(2)市级地铁事故灾难应急机构及地铁企业负责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做好应急物资的储备及管理工作。

(3)发布破坏性地震预报后,即进入临震应急状态。省级人民建设主管部门取相应措施:

a.根据震情发展和工程设施情况,发布避震通知,必要时停止运营和施工,组织避震疏散;

b.对有关工程和设备取紧急抗震加固等保护措施;

c.检查抢险救灾的准备工作;

d.及时准确通报地震信息,保护正常工作秩序。

(4)地震发生时,省级人民建设主管部门及时将灾情报有关部门,同时做好乘客疏散和地铁设备、设施保护工作。

(5)地铁企业事故灾难应急机构及市级地铁事故灾难应急机构,接到地震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启动相应应急预案。

4.2.3 地铁爆炸应急响应措施

(1)迅速反应,及时报告,密切配合,全力以赴疏散乘客、排除险情,尽快恢复运营;

(2)地铁企业应针对地铁列车、地铁车站、地铁主变电站、地铁控制中心,以及地铁车辆段等重点防范部位制订防爆措施;

(3)地铁内发现的爆炸物品、可疑物品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排除,任何非专业人员不得随意触动;

(4)地铁爆炸案件一旦发生,市级建设主管部门应立即报告当地公安部门、消防部门、卫生部门,组织开展调查处理和应急工作;

(5)地铁企业事故灾难应急机构及市级地铁事故灾难应急机构,接到爆炸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启动相应应急预案。

4.2.4 地铁大面积停电应急响应措施

(1)地铁企业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救结合的原则,重点做好日常安全供电保障工作,准备备用电源,防止停电的发生;

(2)停电发生后,地铁企业要做好信息发布工作,做好乘客紧急疏散、安抚工作,协助做好地铁的治安防护工作;

(3)供电部门在事故灾难发生后,应根据事故灾难性质、特点,立即实施事故灾难抢修、抢险有关预案,尽快恢复供电;

(4)地铁企业事故灾难应急机构及市级地铁事故灾难应急机构,接到停电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启动相应应急预案。

4.3 应急情况报告

应急情况报告的基本原则是:快捷、准确、直报、续报。

4.3.1 快捷

最先接到事故灾难信息的单位应在第一时间报告,最迟不能超过1小时。

4.3.2 准确

报告内容要真实,不得瞒报、虚报、漏报。

4.3.3 直报

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灾难,要直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报省、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机构。紧急情况下,可越级上报院,并及时通报有关部门。

4.3.4 续报

在事故灾难发生一段时间内,要连续上报事故灾难应急处置的进展情况及有关内容。

4.3.5 报告内容

特别重大事故灾难快报及续报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单位的名称、负责人、联系电话及地址;

(2)发生的时间、地点;

(3)造成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

(4)的简要经过;

(5)其他需上报的有关事项。

4.4 报告程序

4.4.1 地铁事故灾难发生后,现场人员必须立即报警,并报告地铁企业应急机构。有关部门接到报告后,应迅速确认事故灾难性质和等级,立即启动相应的预案,并向上级地铁应急机构报告。

4.4.2 特别重大事故灾难发生单位、属地及其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接报后必须做到:

(1)迅速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灾难扩大;

(2)严格保护事故灾难现场;

(3)迅速派人赶赴事故灾难现场,负责维护现场秩序和证据收集工作;

(4)服从地方统一部署和指挥,了解掌握事故灾难情况,协调组织抢险救灾和调查处理等事宜,并及时报告事态趋势及状况。

4.4.3 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灾难扩大、恢复生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好标志,取拍照、摄像、绘图等方法详细记录事故灾难现场的原貌,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4.4.4 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灾难的单位及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机构应在事故灾难发生后4小时内写出事故灾难快报,分别报送国家、省地铁事故灾难应急机构。

4.5 情况接报

4.5.1 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发生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后,迅速通知领导小组,并根据事故灾难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提出启动预案的建议。

4.5.2 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将有关情况上报院,同时通报院有关部门。

4.6 紧急处置

紧急处置应按照属地为主的原则,依靠本行政区域的力量。事故灾难发生后,地铁企业和当地人民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按照应急预案迅速取措施,使事故灾难损失降到最低。

根据事态发展情况,出现急剧恶化的特殊险情时,现场应急指挥机构在充分考虑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及时制定应急处置方案,依法取紧急处置措施。

4.7 医疗卫生救助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组织做好应急准备,在应急响应时,组织、协调开展应急医疗卫生救援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4.8 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现场处置人员应根据需要佩带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人员进入和离开事故灾难现场的相关规定。

现场应急机构根据需要具体协调、调集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城市人民应事先为城市地铁企业配备响应的专业防护装备。

4.9 群众的安全防护

现场应急机构负责组织群众的安全防护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根据事故灾难的特点,确定保护群众安全需要取的防护措施;

(2)决定紧急状态下群众疏散、转移和安置的方式、范围、路线和程序,指定有关部门具体负责实施疏散、转移和安置;

(3)启用应急避难场所;

(4)维护事发现场的治安秩序。

4.10 社会力量的动员与参与

现场应急机构组织调动本行政区域社会力量参与应急工作。超出事发地省级人民的处置能力时,省级人民向院申请本行政区域外的社会力量支援。

4.11 现场检测与评估

根据需要,现场应急机构成立事故灾难现场检测与评估小组,负责检测、分析和评估工作,查找事故灾难的原因和评估事态的发展趋势,预测事故灾难的后果,为现场应急决策提供参考。检测与评估报告要及时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4.12 信息发布

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信息的公开发布由各级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机构决定。对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和应急响应的信息实行统一、快速、有序、规范管理。

信息发布应明确的地点、的性质、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救援进展情况、区域交通管制情况以及临时交通措施等。

4.13 应急结束

Ⅰ级响应行动由领导小组决定终止。

Ⅱ级以下响应行动的终止由省级人民决定。

5 后期处置

5.1 善后处置

事发地的城市人民负责组织地铁事故灾难的善后处置工作,包括治安管理、人员安置、补偿、征用物资补偿、救援物资供应和及时补充、恢复生产等事项。尽快消除事故灾难影响,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及受影响人员,保证社会稳定,尽快恢复地铁正常运营秩序。

5.2 保险理赔

地铁事故灾难发生后,保险机构及时开展应急人员保险受理和受灾人员保险理赔工作。

5.3 调查报告

属于Ⅰ级响应行动的地铁事故灾难由领导小组牵头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必要时,院可以直接组成调查组。属于Ⅱ级以下响应行动的地铁事故灾难调查工作由省级人民规定;必要时,领导小组可以牵头组成调查组。

应急状态解除后,现场地铁事故灾难应急机构应整理和审查所有的应急记录和文件等资料;总结和评价导致应急状态的事故灾难原因和在应急期间取的主要行动;必要时,修订城市地铁应急预案,并及时作出书面报告。

(1)应急状态终止后的两个月内,现场地铁事故灾难应急机构应向领导小组提交书面总结报告。

(2)总结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发生事故灾难的地铁基本情况,事故灾难原因、发展过程及造成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分析、评价,取的主要应急响应措施及其有效性,主要经验教训和事故灾难责任人及其处理结果等。

6 保障措施

6.1 通信与信息保障

领导小组应指定专门场所并建设相应的设施满足进行决策、指挥和对外应急联络的需要。

逐步建立并完善全国地铁安全信息库、救援力量和信息库,规范信息获取、分析、发布、报送格式和程序,保证院及院有关部门、省级、市级应急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

保证应急响应期间领导小组同院,省级、市级和地铁企业事故灾难应急机构、应急支援单位通信联络的需要;明确联系人、****。

能够接受、显示和传达地铁事故灾难信息,为应急决策和专家咨询提供依据;能够接受、传递省级、市级地铁应急机构应急响应的有关信息;能够为地铁事故灾难应急指挥、与有关部门的信息传输提供条件;对省级、市级和地铁企业事故灾难应急机构预案及地铁企业基本情况进行备案。

6.2 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

6.2.1 救援装备保障

有地铁运营的城市人民负责地铁应急装备的保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监督地铁应急装备保障工作。

6.2.2 应急队伍保障

领导小组和院有关部门、军队、武警根据本预案规定的职责分工,做好应急支援力量准备。地方人民建立并完善以消防部队为骨干的应急队伍。

6.2.3 交通运输保障

发生事故灾难后,事发地人民有关部门负责对事发现场和相关区域进行交通管制,根据需要开设应急特别通道,确保救灾物资、器材和人员运送及时到位,满足应急处置需要。

6.2.4 医疗卫生保障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落实医疗卫生应急的各项保障措施。

6.2.5 治安秩序保障

应急响应时,事发地公安机关负责事故灾难现场的治安秩序保障工作。

6.2.6 物资保障

省级人民和城市人民及其有关部门,应建立应急设备、救治药物和医疗器械等储备制度。

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负责监督应急物资的储备情况。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协调有关省级人民跨地区的物资调用。

6.2.7 资金保障

城市人民应当做好事故灾难应急资金准备。领导小组应急处置资金按照《财政应急保障预案》的规定解决。

6.2.8 社会动员保障

事发地人民根据需要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地铁事故灾难的应急。领导小组协调事发地以外的社会力量参与救援。

6.2.9 紧急避难场所保障

城市人民负责规划与建设能够基本满足事故灾难发生时人员避难需要的场所。

6.2.10 应急保障的衔接

省级、市级的应急保障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及各自批准的应急预案进行。应急保障应为各自所需的应急响应能力提供保证,并保证各级响应的相互衔接与协调。

6.3 技术储备与保障

领导小组专家组对应急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省级人民应比照领导小组专家组的设置,建立相应的机构,对应急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院有关部门和省级、市级人民要组织地铁安全保障技术的研究,开发应急技术和装备。

6.4 宣传、培训和演习

6.4.1 公众信息交流

公众信息交流工作由城市人民和地铁企业负责,主要内容是城市地铁安全运营及应急的基本常识和救助知识等。城市人民组织制订宣传内容、方式等,并组织地铁企业实施。

6.4.2 培训

对所有参与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准备与响应的人员进行培训。

6.4.3 演习

省级人民地铁事故灾难应急机构应每年组织一次应急演习。城市(含直辖市)人民应每半年组织一次应急演习。

6.5 监督检查

领导小组对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7 附则

7.1 名词解释

7.1.1 地铁

本预案所称地铁是指承担城市公共客运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包括地上形式和地下形式。

7.1.2 特别重大、重大事故灾难

本预案所称的特别重大、重大事故灾难是指需要启动本预案中规定的Ⅲ级以上应急响应的灾难事故。

特别重大、重大事故灾难类型主要包括:

(1)地铁遭受火灾、爆炸等事故灾难;

(2)地铁发生大面积停电;

(3)地铁发生一条线路全线停运或两条以上线路同时停运;

(4)地铁车站内发生聚众闹事等突发;

(5)地铁遭受台风、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侵袭。

7.1.3 本预案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7.2 预案管理与更新

建设部根据国家应急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应急的变化情况,以及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或出现的新情况,及时修订完善本预案。

7.3 奖励与责任追究

7.3.1 奖励

在地铁事故灾难应急工作中有下列表现之一的单位和个人,应根据有关规定予以奖励:

(1)出色完成应急任务,成绩显著的;

(2)防止或挽救事故灾难有功,使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国家、集体财产免受损失或减少损失的;

(3)对应急准备或响应提出重大建议,实施效果显著的;

(4)有其他特殊贡献的。

7.3.2 责任追究

在地铁事故灾难应急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视情节和危害后果,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其中,对国家公务人员和国家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分别由任免机关或监察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不按照规定制定事故灾难应急预案,拒绝履行应急准备义务的;

(2)不按照规定报告、通报事故灾难真实情况的;

(3)拒不执行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不服从命令和指挥,或者在应急响应时临阵脱逃的;

(4)盗窃、挪用、贪污应急工作资金或物资的;

(5)阻碍应急工作人员依法执行任务或者进行破坏活动的;

(6)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7)有其他危害应急工作行为的。

7.4 国际交流与合作

领导小组要积极建立与国际地铁应急机构的联系,开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活动。

7.5 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8月台风利奇马造成上海暴雨区台风红色预警

中国气象报记者杨绮薇 风狂雨骤,巨浪汹涌。在海南省文昌市龙楼镇登陆后减弱为强热带风暴的“浣熊”,于19日14时15分,再次登陆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县东平镇,登陆时中心风力7级,中心最低气压998百帕。“我们终于逮住这只顽皮的小狗了。再苦再累也值!”一直坚守在一线的阳江市市气象局局长阮世林在电话里的声音兴奋高亢,充满了胜者的喜悦。

“浣熊”来势凶猛,破历史最早记录

“浣熊”自生成以来一直很不安分,在春潮未退,乍暖还寒的时候,它就揣揣不安,跃跃欲试。

历史上登陆广东最早的热带气旋出现在5月2日,最早登陆华南的热带气旋在4月28日,但在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背景下,“浣熊”今年造访广东的时间却提前到了4月19日,破历史最早记录,比广东历史平均状态足足提前了两个月以上。

各级领导高度关注 预报服务早、准、稳

4月15日14时,“浣熊”刚发展生成热带风暴,立刻引起广东省气象部门和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

15日16时,广东省气象局副局长林献民签署了第一份《重大气象信息快报》,第一时间向省报告了热带气旋的消息,并将“浣熊”未来24小时的移向移速和强度预报向省委省和有关部门作了详尽的汇报。建议南海海面作业及过往船只密切注意“浣熊”动向,做好防御工作。广东省副李容根立刻在《重大气象信息快报》上批示:“请三防办和气象局注意‘浣熊’动态,及时准确报告情况。”。

17日下午,在国家防总召开的会商会议上,广东省副、省防总总指挥李容根提出,按照“四个百分之百”要求,即渔船百分之百回港、渔排人员百分之百上岸、危房五保户人员百分之百转移、低洼地简易房等危险区域人员百分之百转移到安全地带,做好应对台风“浣熊”的各项应对工作,确保群众生命安全。国家防总副总指挥陈雷充分肯定了广东高度重视、全面做好防御工作的做法。

在京学习的广州区域气象中心主任、广东省气象局局长余勇,十分关注“浣熊”的动向,专门电话部署各项迎战“浣熊”的工作,要求区域各省和各级气象台站,要全力以赴做好今年第一个热带风暴的预报服务工作。

中国气象局领导和有关专家也非常关注“浣熊”对琼粤桂的影响,多次电话指导区域各省区的预报,宇如聪副局长带队亲赴海南指挥抗台。

17日,广东省气象局以《重大气象信息快报》的形式,建议有关部门及早做好台风袭击粤西的各种防御准备,克服台风不会影响广东和台风不可能这么早影响广东的麻痹思想,及早做好台风登陆粤西的各种防御准备。要预防台风和北方冷空气共同影响,警惕台风靠近粤西沿海后可能出现的强降雨造成城乡积涝、山洪地质灾害等衍生灾害。

17日10点,广东启动台风Ⅲ级气象应急预案,副局长林献民、许永锞天天在预报值班室,与预报员会商天气,靠前指挥。同时,省局派出由局领导带队的工作小组赶赴粤西沿海台站,一线指挥防台风服务工作。

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广东省气象局紧急动员,严密监视“浣熊”的动态,加强对强热带风暴的监测工作。省气象台调动技术力量,加强值守,加强会商,在中央气象台的具体指导下,省气象台根据卫星海温资料、云迹风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资料认真分析,准确作出台风先登陆海南再登录粤西的预报。在路径预报方面,专家以过渡季节台风作参照,考虑其较低层次的引导气流,从而稳稳报准了“浣熊”的路径。

吹响抗台集结号,全省进入实战演练

18日11时,在一线指挥的许永锞毅然启动台风Ⅱ级应急响应,吹响了擒拿“浣熊”的集结号。18日下午,湛江、茂名、阳江、江门、深圳、肇庆、云浮、珠海等市气象局即时进入台风Ⅱ级应急响应状态,一场迎战“浣熊”的战斗打响了!湛江、茂名、阳江、江门、珠海市气象局以及省气象台等有关业务单位实行24小时主要负责人领班制度,全程做好实时监测、了解需求、滚动预报、准确预警、应急信息发送、业务监控、跟踪服务、影响评估等工作。

省气象台密切关注全国天气会商结论,并结合预报专家的决策和判断,以及卫星反演产品、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的综合应用资料和数据,对重点市县的预报服务工作进行具体指导,特别情况时随时增加会商。湛江、茂名、阳江、江门、珠海5个市气象局每日两次(10:30、15:30)向省气象局报告天气及灾情实况、预警预报信息、服务情况和应急响应组织工作情况。同时,省气象局还派出由局领导带队的工作小组赶赴粤西沿海台站,指挥相关单位做好防台风气象服务工作。

省气象局科技服务中心从16日起,通过《热点追踪》信箱,不断滚动播报台风最新消息。17日08时开始对外发送台风预警信息。18日,服务中心紧急进入二级预案响应状态后,编部和技术部立即安排增加大夜班,做好时刻发布预警信息的准备;服务部做好应答准备和客户解释工作;发展部联系地市和各大运营商,做好大量发送预警信息的准备工作……

4月17日,湛江市气象局对外发布台风信息221万条,其中,移动216万条,联通5万条。省气象台对外发布台风信息20万条。

4月18日,湛江市气象局对外发布台风信息255万条,其中,移动220万条,联通35万条。深圳市气象局通过移动发送应急短信100万条。阳江市气象局移动发送应急短信72万。茂名市气象局发送应急短信61万条,其中移动30万条,联通13万条,小灵通18万条。云浮市气象局发送应急短信70万条,其中,移动60万条,联通10万条。江门市气象局发送应急短信38万条,其中,移动30万条,联通对台山地区发送8万条。省气象台对外发布台风信息20万条……

4月19日茂名市气象局对外发布台风信息40万条,深圳市气象局对外发布台风信息100万条,肇庆市气象局对外发布台风信信息130万条,其中,移动100万条,联通30万条。

4月17日8时至19日15时,广东省局科技服务中心共对外发送预警信息8041866条……

19日14时15分,“浣熊”终于在预报员圈好的范围内乖乖就范。它为广东省带来大风和暴雨。上川岛录到瞬间最大阵风32米/秒,雨量超过270毫米。斗门、珠海、中山、深圳和阳东、恩平、新会、东莞的部分乡镇也出现超过100毫米的大暴雨。广州19日下午风势雨势加大,番禺区和南沙区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其余区县也普降大雨。

今天的台风“利奇马”堪比去年的“山竹”。最好取消朋友最近打算去浙江上海的行程。毕竟这次台风中央气象台已经发布了红色预警,这是第一次台风红色预警。

停运列车

最近坐火车出行注意。8月8日,现代快报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超强台风“利奇马”即将来袭。受此影响,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于8月10日、11日停运途经相关线路区段的旅客列车,并停止售票。

据悉,为应对台风“利奇马”,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将于8月10日零时起启动防台风级应急响应,提前加强线路、站房等设备设施检查,做好防汛物资、机具、人员准备,制定停运、折返、增开旅客列车等运行调整方案,全力做好防台风工作,确保铁路运输安全。

据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介绍,此次台风强度大、雨量大,严重影响了长三角铁路的正常运行。由此,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于8月10日、11日停运途经相关线路区段的旅客列车,并停止售票。

8月10日停运范围为:甬台温铁路、金温铁路全天停运;

10日12时后,杭甬高铁、肖勇铁路停运;

金山铁路10日16时后停运;

10日20时后,沪杭高铁、沪杭至苏璞高铁停运。

另外,自本信息发布之日起,暂停发售8月11日的旅客列车车票:

11宁启铁路(动车组列车)、金山铁路;

11日9点前杭甬高铁;

沪杭快速铁路11日12点前;

1日14时前,京沪高铁、沪杭高铁、沪宁高铁上海至苏州段。

已购买停运列车车票的旅客,可在车票发售之日起30日内(含当日)持车票到车站窗口办理退票;在中国铁路12306网站购票的旅客,如果还没有换取纸质车票,可以直接在网站申请退票。以上不收手续费。

台风红色预警

8月9日上午,中央气象台正式发布台风红色预警,提醒广大群众,台风利奇马(超强台风级)将于8月10日凌晨在浙江象山到苍南一带沿海登陆。

中央气象台提醒,8月9日08时至8月10日08时,部分地区可能有7-8级大风,其中沿海部分地区风力9-10级,部分海域风力11-13级。“利奇马”中心经过的附近海域或地区风力达14-17级,阵风17级以上。

部分地区有大雨到暴雨,浙江东部沿海和台湾地区岛中部局地大暴雨(250~320毫米)。

今日6时,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预警:预计,浙江、福建北部、江苏南部、上海、安徽东南部、台湾地区岛、黑龙江东北部、北京、河北中南部、河南中部、四川南部、重庆西南部和北部、贵州西北部、云南中北部、台湾地区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雨强20~50毫米,局地可达60毫米以上),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受“利奇马”影响,浙江沿海海域已出现9-11级大风,较大的有苍南石浜社区(11级)、平阳平舆(28.5米/秒)。

浙江省气象台预计,今天起浙江沿海海面风力逐渐加大到12-13级,今晚到明天白天加大到12-15级。今天浙江沿海和内陆部分地区风力逐渐加大到8-11级,

杭州湾水面加大到11~13级;户田

杭州的降雨主要集中在今晚到明天。杭州市气象台预计,今天主城、萧山、余杭、桐庐、富阳、临安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其他县市有中到大雨;东北地区最大风力8~10级,萧山填海等东部地区、部分山区、钱塘江等江河湖泊最大风力10~11级。

但“利奇马”的到来,无疑是杭州高温的“王弹”。本周末气温将明显下降,未来三天最高气温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