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年是冷冬还是暖冬?

额尔古纳天气预报40天_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天气

1、洛阳,大家可以去洛阳看牡丹花或者是杜鹃花,尤其是在洛阳的牡丹园赏花是非常的不错的,杜鹃花正值盛开,喜欢看花的人,可千万不要错过这个好时机。

2、绍兴,绍兴本身就是具有较强的文化气息,选择五一可以去绍兴旅游,因为在绍兴有非常著名的景点,其中包括有兰亭还有沈家花园等等,可以选择去绍兴旅游。

3、凤凰古城,凤凰古城的风景非常的优美,而且建筑也是特别有风韵的,在凤凰古城有非常特色的民俗文化,大家可以去领略一下。

4、大连,五一大家可以去大连旅游,因为气候非常的适宜,不冷也不热,景点也非常的多,而且大连也是一个海滨城市,有非常多的公园可以逛。

5、杭州,在五一可以去杭州旅游,杭州的旅游景点也是非常的有名的,其中包括有西湖断桥还有雷峰塔等等。

今年是冷冬还是暖冬?

中国最冷的地方是根河。

根河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年平均气温-5.3℃,极端低温-58℃,年封冻期210天以上 ,是中国最冷的城市,素有“中国冷极”之称。

根河市气候属寒温带湿润型森林气候,并具有大陆季风性气候的某些特征,特点是寒冷湿润,冬长夏短,春秋相连,无霜期平均为90天。年平均气温-5.3°C,一月平均气温接近-30℃,县级气象台记录极端最低气温为-51.5°С、气象站记录极端低温为-58℃,七月平均气温18~20℃,但也曾出现高于35℃的高温天气。气温年较差47.4°C,日较差20°C,结冻期210天以上,境内遍布永冻层,个别地段30厘米以下即为永冻层。

根河市非中国最北端的县级区划,但海拔高于漠河市,因此气温低于“中国北极”——漠河。

扩展资料

根河市: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下辖的县级市,位于大兴安岭北段西坡,呼伦贝尔市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20°12?~122°55?,北纬50°20?~52°30?,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东以鄂伦春自治旗为邻,西与额尔古纳市接壤,南连牙克石市,北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呼中区。南北直线距离最长240.4公里,东西直线距离最宽198.8公里,总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

截止2020年1月,根河市辖4镇1乡4个街道办事处。

百度百科-根河

一年一度的冬天伴随阵阵冷风如期来临,13日至14日,又有一股弱冷空气将影响北方地区,华北、东北、黄淮等地将出现4~6℃、局地8℃降温;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中北部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局地有大雪。

大家会不会觉得,好冷呀,今年应该是冷冬吧?

但是气象科学家说,通过前期的分析来看,预计今年还将是偏暖的。

冷冬或暖冬是怎么预测出来的?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气候专家王永光对记者说,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消息,未来数月可能发生弱拉尼娜现象,从一般规律来看,拉尼娜年我国容易遭遇“冷冬”。但是,去年国内外很多组织预测的弱拉尼娜现象实际上并未发生。

先给大家科普一下“拉尼娜”是啥:拉尼娜的字面意思是“圣女”,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从20世纪初到1992年期间,拉尼娜现象共发生了19次。

通常,在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较30年平均状况偏低超过0.5℃,且持续6个月才能构成一次拉尼娜。去年曾经有几个月偏低甚至超过0.5℃,但并未持续6个月,因此不算发生了拉尼娜。

王永光告诉大家,今年的模式预报和去年很类似,冬季可能会达到一个冷的峰值,甚至也会发生一次弱的拉尼娜。但是综合分析来看,也有可能只发生一次像2016年一样的冷水的波动,并不形成。

总的来说,通过前期的分析来看,预计今年还将是一个偏暖的情况,京津冀、长三角等地雾、霾情况可能较多,还是要加强防范。

为何暖冬会觉得冷?

2016年1月下旬,我国曾遭遇过一次“霸王级”寒潮,当时内蒙古额尔古纳、河北张家口、山东青岛、上海浦东、江苏淮安、浙江永嘉、福建福州、广东珠海、广西防城港、四川什邡、云南屏边等76个站点突破当地建站以来最低气温历史极值。降雪范围甚至直抵两广沿海地区,创下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1951年以来)的最南界。

然而冬季结束后,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和2016年冬季是偏暖的。有很多人会问,为什么感觉前两年挺冷的,气象部门还说是暖冬呢?

“整个冬季偏暖,并不表示3个月都偏暖。”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告诉记者,气候是两个参数描述,一个是平均温度,一个冬天,90天的平均温度超过了多年的平均值,这就是暖冬,反之是冷冬,这是平均值的问题。同时还要用另一个极端来描述,发生在几天里,突然很冷或很暖,这就是极端,是短时间内发生的。

如果预测冬天是偏暖,意味着从总体来看是超过多年平均值,但并不表示在这个暖冬下不会有很强的冷和暖发生。除了上面的例子,还有2015年12月30日,北极气温一度超过0℃,比常年冬季的平均气温升高了30℃。

通常,人们对极端记忆更深刻,对平均气温就不容易记住,所以感受上可能会产生偏差。

气候预测如何助力防灾减灾?

先说说气候预测是什么,和我们平常每天能看到的天气预报区别大吗?

王永光称,气候预测实际上是研究未来某个要素,比如说气温、降水未来的演变趋势。根据过去气候平均值的偏差,来估计未来一个时段内,比如一个月或者一个季度,气温偏高还是偏低?降水偏多还是偏少?从时间来看,有月、季、年的短期气候尺度,甚至更长的几十年、上百年的气候变化尺度,这区别于10天天气预报。

气候预测是怎样服务于国民经济,助力防灾减灾的?

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孙忠富表示,气候预测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在整个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工业需要节能减排。特别是农业,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农业上进行的综合布局、区域优化,种植制度的用、品种的选用,防灾减灾预案的制定等等都和气候息息相关。因此,越早知道气候变化的趋势,对于防患于未然越有利。